在上海市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创新”是一个反复出现的话题。更高的效率与更少的人力需求,一台时尚的收银机成为了中小微商户迈向数字营销时代的“顺风船”。杨浦的企业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利他性”,使得“万物互联”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契机。历经20年变革,曾经的“老旧小区和废弃马路”已转变为充满智慧与魅力的文化科技产业高地。这一切变革不仅颠覆了人们的记忆,更通过“共创”这个密码,慢慢揭开了“元宇宙青年社区”的故事。正如一位市民所言:“如今的杨浦滨江建设得如此出色,真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这里厚重的“百年工业”孕育出了一朵朵“创新之花”。一间老店经过一周年的历程,再次焕发活力,那拿着钥匙准时开门的身影早已融入了“科创街区”的日常烟火气……

创新的“新”同时也是温暖的“心”。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片热土上正在发生的“杨浦故事”。

杨浦全域创新提升营商环境暖心指数

新技术的“利他性”,为“万物互联”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大学路沿街的一家花店,线上线下的订单络绎不绝。店主欣喜地表示:“商米的收银系统为我们提供了电子发票和完善的会员管理功能。”

这款外形时尚的收银机,背后是完整的智能门店解决方案,能自动处理外卖接单、票据打印及收银结算等任务。这样的设备使得小微商户也能轻松跨入数字化营销时代,既提升了效率,也减少了人力投入。

杨浦地区的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商米”)亦名列于上海市首批40家创新型企业总部之内。商米通过赋能和利他思维,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物联网生态。

杨浦全域创新提升营商环境暖心指数

2020年,商米在五角场商圈推出了数字化体验空间——商米之家旗舰店。体验者中不乏商圈内的商户,其中一些店铺已经通过线上渠道了解并购买过他们的产品。例如,一家连锁火锅店使用的叫号系统正是商米研发的智能取号机。“以前我们是人工记录排号,容易出错,也让顾客无法自由活动。现在即便没工作人员在场,客人也能通过扫码自助获取号码。”店长这样说道。

杨浦全域创新提升营商环境暖心指数

在今年1月的美国纽约零售展览会中,商米发布了最新一代产品,包括全生物识别技术与Hyper Wi-Fi超远距离通信技术,受到了全球参展者的广泛关注。

尽管中国市场上生物识别技术,特别是人脸识别已经普遍应用,但在许多国际市场,由于各文化和法律条款的限制,这类技术的普及仍面临挑战。商米推出的全生物识别技术结合了人脸、指纹和掌纹等多维度生物特征信息,为用户提供了方便且高精度的个体识别能力,能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消费方式,推动行业支付技术的进步。同时,商米的Hyper Wi-Fi技术突破了传统Wi-Fi的通信距离,能有效降低同频段之间的干扰,为未来商业物联网的通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浦全域创新提升营商环境暖心指数

这一系列产品的背后,展示了商米近年来在创新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尽管基于Windows系统的终端设备市场仍将占有主导地位,但商米已经察觉到商户对从Windows向Android系统转型的强烈需求。为此,商米与高通紧密合作,推出了崭新的SUPER POS产品解决方案。商米创始人兼CEO林喆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使用Windows系统的商户也能享受到低功耗、高性能的超级POS,助力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商业数字化的进程已逐步加快。技术的成熟,例如区块链和大数据等,为“万物互联”的商业环境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展望未来,商米将继续探索前沿技术,致力于为全球生态伙伴提供丰富的模块化、平台化的技术支持,赋能更多线下应用,实现数据标准化和连接体系的构建,深耕技术创新的道路,同时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潜力。

以“共创”为核心,探索“元宇宙青年社区”的新篇章

在大学路的限时步行街开放时段,市民项女士特意前来“打卡”,深切体会到大创智在20年间的剧变: “2003年,我在上海财经大学读书时,这里还是老旧小区与废弃马路。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和娱乐的理想场所,让我感受到数智时代的魅力。”

大学路,是全市首批“科创街区”之一,也是杨浦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5月开始实施限时步行街模式,兼具文艺气息、烟火气息和现代科技感。

杨浦全域创新提升营商环境暖心指数

大创智如何实现从“老旧小区与废弃马路”到“数智时代魅力”的知名文化科技产业高地?在蒋建星看来,“共创”是这个转型的核心。

“共创”不仅是校区、社区和园区之间的合作,也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过程,包括线上线下的共同努力。大创智园区内,周边高校的科研成果和优秀人才汇聚,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提供了强大动能。近年来,许多优秀校友在大创智园区内的创业项目也层出不穷。

杨浦全域创新提升营商环境暖心指数

复旦大学的毕业生陈雪峰创办了万物新生,现已成为中国数字化循环经济的领导者,并于2021年成功上市;脉策科技在城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鹤立鸡群,其创始团队主要源自于同济与复旦等杨浦区内高等院校,并以“城市数据团”的名号广泛知晓。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数字化也成为大创智的一大特色。一方面,园区内的文化科技企业具备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如字节跳动、AECOM与脉策科技等公司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另一方面,得益于杨浦丰富的高等院校资源,大创智吸引了大量受过高等教育、易于接受新理念与技术的年轻人,这里针对数字化的需求愈加明显。同时,大创智还积极引导文化企业实现线上线下产品互联,大力推动文化地标的虚拟现实空间的建设,探索数字孪生指标体系,努力构建“元宇宙青年社区”。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险”保障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一直致力于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着重于挖掘企业的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促进校园与企业间的合作、以及增强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

杨浦全域创新提升营商环境暖心指数

近年来,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在专利转化、PCT国际专利申请及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等领域的保险产品创新。

近期,太平洋安信农保的专利转化保险在同济科技园迎来了“首秀”。园区内六家意向投保企业与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的上海分公司成功签约。

优积建筑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建筑科技企业,专注于数字化模块化的建筑协同设计与智能建造,并已拥有33项知识产权。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也取得了成效。“去年我们与上海农商银行达成了一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同,目前已获得200万元的融资额,并享受50%的贴息补贴。”公司财务总监罗小娟如是说道。希望专利转化保险能够降低专利实施风险,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这款保险能够有效转移专利技术在转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此外,还可以缓解交易双方的矛盾,为促进资源流转,实现专利成果的高效转化提供了保障。” 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杨浦全域创新提升营商环境暖心指数

作为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以及杨浦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聚集地,自2021年以来,同济科技园已成功孵化和培育了多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价值专利产业化示范单位等,建立了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厚重的“百年工业”,孕育出了“创新之花”

“尽管我归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但这是我首次如此深入地了解滨江发展。这一区域的发展之好,确实让人感到意外。”在近日举办的第二批“杨浦人才看滨江”活动中,一众来自不同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对于这片“百年工业”文明与现代商务环境感到振奋。

厚重的“百年工业”是杨浦的历史底蕴,以往这里机器轰鸣的日子已成为历史,现在的热土上充斥着市民与游客的欢声笑语,历史的厚重孕育出创新之花。

杨浦全域创新提升营商环境暖心指数

曾经的上海烟草仓库摇身一变,成为了绿之丘;毛麻仓库则变成了“文化仓库”;昔日的祥泰木行如今已成为了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黄浦江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命脉,两岸的综合开发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阶段。

在2023上海杨浦滨江全球推介大会上,杨浦重点推荐位于八埭头、大桥西及大桥东三个区域的19幅地块,吸引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其中,八埭头核心区俨然是杨浦滨江的门户,坐落于外滩、陆家嘴及北外滩“黄金三角”区域,是商业、文化及历史发展的中心,同时也是上海2035总规划中的中央活动区,未来将着重打造高能级商业商务集聚区。

杨浦全域创新提升营商环境暖心指数

进入2023年,杨浦滨江的发展步伐愈发加快——美团上海科技中心、哔哩哔哩新世代产业园等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与中信泰富合作开发八埭头历史风貌保护区块;公共空间贯通改造也在加速,探索滨江中北段有效的转型升级路径。2024年,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将进一步吸引更多创新企业和功能平台的聚集,正在与中国美院和法国蓝带共同建设国际设计智造联盟总部基地与国际餐饮展示体验区……“还江于民,让景观归还给人民”,在新的一年里,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杨浦滨江,正在向时尚聚集地与滨水岸线的新典范的目标稳步迈进。


编辑:张辰霏 奚宇轩

图片为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