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春风助力魔都转型模都大模型创新企业集群崛起
位于徐汇西岸的“模速空间”是中国首个大型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最近,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访问了此地,调研了相关情况,并主持召开了一场针对人工智能科创机构与企业的座谈会,倾听意见并现场办公。
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机会不容错过。在徐汇地区,已有15家公司成功获得全国首批大型模型产品备案(全市共24家),发布了百余个与大型模型相关的产品,其“集聚度、展示度和影响力”均位于全国前列。
那么,为什么这些企业会选择来到这里?模速空间又将如何为徐汇的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模速空间进行深度探访。
“模速空间”具有什么“魅力”?
当你搭乘电梯抵达模速空间的五楼办公区,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西岸模都”大logo,伴随而来的是充满活力的装修风格和许多年轻创业者的身影。路过的戴着鸭舌帽的“90后”男孩,可能就只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
不久前,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推出的首个视频生成模型“Sora”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人工智能行业,模速空间内各创新企业纷纷将紧迫感转化为动力,争分夺秒地创造更多机遇。
清晨9点刚过,模速空间的开放区内已然是一片忙碌。记者注意到五楼前台旁的屏幕上,展示着三月份即将举行的十几场沙龙活动,包括“AI新算力灯塔项目产业交流研讨会”和“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平行技术论坛”等。不同特色的沙龙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来晚的访客甚至需要站着听讲。
如果去年的确被称为“大型模型元年”,那么许多专家预测,今年则将是“模型应用的元年”。模速空间内,企业涵盖了上下游的不同领域,其中超80%为垂直应用。而更多关于大模型的实际应用正将在这里诞生。“速度与激情”每天在模速空间上演。去年,模速空间一期完成了装修改造,顺利“拎包入住”,并于9月28日交付首批办公空间。目前,一期和二期总共2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三期正在有序推进;三期合计可容纳超过一千名员工,现已有近60家公司入驻或意向入驻。
作为首批入驻模速空间的企业之一,开放传神于去年9月入驻、10月正式启用。今年1月份就成功上线了其产品,目前已发展到30多人的团队;同样作为首批进驻企业的无问芯穹,其办公室位于模速空间一楼大厅旁,团队成员超过100人。
为什么他们纷纷选择这里?
在模速空间,大多数企业均属于创业型。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变革中,他们共同书写着各自的创业故事,并在此获得了共同的归属感。
“我们选择这里是因为对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充满信心。如果选择在大型模型领域创业,模速空间是最理想的选择。”开放传神的联合创始人兼CMO张家庆提到,他们曾考察过其他多个城市,最终坚定选择模速空间。因为这里不仅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还整体连接了上下游生态链,拥有所需的算力和数据,还有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更有为合作洽谈方便的企业集中在附近。此外,模速空间运营公司的服务也令张家庆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不仅提供多项政策援助,还主动协助我们进行资源对接,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方向。”
无问芯穹的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指出,模速空间为企业提供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支持包,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徐汇区服务的效率和温暖。“未来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径将是大型模型,我们希望借助模速空间创造无限可能。”
不少首批入驻的企业已经自发成为“推广大使”,甚至邀请更多公司来到模速空间。
在张家庆与记者交流时,另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创始人就像老朋友一样拍了拍他的肩膀。张家庆高兴地说这家公司正是他介绍到模速空间的。“我们都愿意分享这里的良好政策给更多伙伴,我已经推荐了好几家新的公司加入,如果来晚了就得排队!”
“模速空间”未来将如何赋能?
当被询问模速空间后续的发展时,几位受访者纷纷表达了他们的想法。
张家庆表示:“许多央企在审核供应商时要求提供公司多年的社保缴纳证明,但像我们这样的新公司并不符合这一点。如果将来能够以模速空间为基础,开放更多企业参与的渠道,对创业公司来说将是更多机会。”夏立雪则希望能够在线上构建一个社区,提供统一的算力平台,使得这些共同创业的公司能够更好地享受高性价比的算力,从而快速完成产品的研发与迭代。
开放传神、无问芯穹等新兴企业,以其前沿的科技实力,生动展现了徐汇地区作为“科创沃土”的生机与活力。在模速空间内,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先进的硬件支持,还能借助徐汇区精心设计的政策和服务体系,高效解决资金、算力、合规和市场对接等初创期的痛点,快速成长、发展壮大。
徐汇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不容小觑。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1+4+3+8+X”产业政策体系,并前瞻布局元宇宙、大模型等新兴产业领域。通过实质性的财政补贴和精准服务,为企业注入强大的信心与动力。同时,徐汇还注重商旅文化的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尤其是针对具身智能、合成生物等新兴领域出台了专门政策,全力以赴培育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在过去的2023年,徐汇经济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徐汇区科委主任张宁向记者介绍,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的成功运营推动了区内大型模型备案数量达到全市的60%以上,进一步打造成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核心区。此外,徐汇还通过创建六大科创街区并设立首批高质量孵化器,持续提升“科创绣带”的品牌影响力,为更多创业创新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与活跃的产业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发布的《徐汇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营商环境7.0行动方案)更是以企业体验为核心,确保惠企政策和服务精准交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致力于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共同开创徐汇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模速空间就是这一系列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更是在区内乃至整个上海市构建全球领先营商环境、塑造未来产业标杆的重要体现。
在记者离开时,模速空间开放办公区内,几位年轻人正在进行电话会议,另一边两位同事热烈讨论技术问题。在模速空间,更多创业者的故事刚刚开始,他们迫切希望有一天能搬入更大的办公空间,这将意味着公司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记者:牛强、曹香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取自互利网,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