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R中国市场再布局新设上海办公室强化亚太投资
外资私募巨头KKR在中国新设办公地点,进一步拓展亚太投资战略
国际知名私募股权公司KKR于近期在上海的兴业太古汇中心启用了新办公地点,这座42层的大楼标志着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扩张。自2007年进入中国以来,KKR已经在多个行业建立了广泛的投资组合,总投资额已超过70亿美元(约500亿元人民币),涵盖了南孚电池、蒙牛乳业和雷士照明等行业领军企业。此外,KKR还成功收购了连锁药房“全亿健康”,并参与了2023年上市的港股公司珍酒李渡和A股企业乖宝宠物的投资。
KKR旗下的开德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近期成功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认证的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这是KKR在华设立的第二家外资私募,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兼投研负责人许康,拥有丰富的金融领域经验,曾任职于麦肯锡和黑石集团,2013年便加入了KKR。
关于KKR在上海设立新办公室的信息,早在去年就已有端倪。2023年10月,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周小全会见了KKR集团的全球合伙人路明。双方围绕KKR在上海建立人民币平台和参与国内市场投资的多个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新办公室的开设被视为落实该会晤的实质举措。
展望亚洲市场,KKR在2024年的开局令人瞩目。1月31日,KKR宣布其专注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和能源投资基金KKR Asia Pacific Infrastructure Investors II SCSp成功筹集了64亿美元(约460亿元人民币),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亚太区域基础设施基金。该基金不仅已投入过半的资金,还完成了约10项投资。
与此同时,KKR在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务表现十分卓越。第四季度净利润上升至10.4亿美元,同比激增88%;全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36.8亿美元(约26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底,KKR的资产管理规模增加了10%,达到5530亿美元(约3.9万亿元人民币)。
在投资策略方面,KKR中国官网发布的报告指出,2024年KKR将采用全新的投资策略,尤其聚焦于权益市场的“明日之星”以及流动性信贷定价相对偏低的机会。此外,KKR还将继续在基础设施行业寻求长期的投资机遇,并在基于资产的金融和信贷领域探索资本解决方案。预计这些投资机会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票息回报和资本增值空间。从KKR的投资视角来看,他们坚信全球巨大的趋势和主题后,蕴藏着众多的投资机会,能够使全球资产配置型投资者保持乐观。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取自互利网,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